轻度堵塞:优先用 “家庭常见材料” 疏通(无需工具)
适合管道内仅少量油污 / 残渣,无需拆解或外力疏通,操作安全且成本低:
热水 + 洗洁精(针对油污堵塞)
原理:洗洁精的表面活性剂可分解油污,热水(60-80℃,避免过高 PVC 管)能融化凝固的油脂,两者结合可让油污随水流排出。
操作步骤:
先将厨房水槽内的积水舀出(若有),确保管道内无明显积水;
向水槽排水口倒入 3-5 勺洗洁精(普通家用洗洁精即可,无需强力除油型);
缓慢倒入约 500ml 热水(分 2-3 次倒,避免一次性倒太多导致管道受热不均);
静置 10-15 分钟(让洗洁精和热水充分作用于油污),然后打开水龙头用温水冲洗,观察排水是否顺畅。
适用场景:炒菜后倒过废油、洗碗时油污较多,且堵塞为 “逐渐变慢” 的情况。
小苏打 + 白醋(针对油污 + 轻微残渣)
原理:小苏打(碳酸氢钠)与白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膨胀可推动管道内的轻微堵塞物,同时白醋的酸性可辅助分解油污和食物残渣(如米饭、菜叶)。
操作步骤:
向排水口倒入 100-150g 小苏打(约 2-3 勺),确保小苏打能落入管道深处(若排水口有滤网,需先取下);
缓慢倒入 200-300ml 白醋(普通食用白醋即可),此时会产生大量气泡,用湿布盖住排水口(防止气泡带出污水);
静置 20-30 分钟(让反应充分进行),然后倒入 500ml 热水冲洗,后打开水龙头测试排水。
注意:此方法不可与 “化学疏通剂” 同时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若之前用过疏通剂,需等待 24 小时后再尝试。
中度堵塞:用 “基础工具” 物理疏通(家庭必备)
若温和方法无效,需借助工具通过 “物理挤压 / 勾取” 清除堵塞物,适合油污 + 残渣混合堵塞:
皮搋子(水槽专用)
原理:通过按压排出空气,形成负压,利用压力差将管道内的堵塞物 “吸松” 或 “推出”,适合水槽、洗菜盆等有存水弯的管道。
正确操作步骤(关键:密封 + 发力):
先向水槽内注入少量水(水位没过皮搋子的橡胶头,确保密封);
将皮搋子的橡胶头对准排水口,用力下压(确保完全密封,无漏气),然后快速向上提拉(力度要均匀,避免橡胶头脱落);
重复 “下压 - 提拉” 5-8 次,然后迅速拔起皮搋子,观察水流是否排出;若未通,可调整角度(如稍微倾斜)再试。
常见误区:只下压不提拉,或力度过小,无法形成有效负压;若排水口有溢水孔(如双槽水槽),需先堵住溢水孔(用湿布或胶带),避免漏气。
管道疏通器(手动弹簧型,10-20 元)
原理:通过旋转弹簧头深入管道,勾住或搅碎堵塞物(如菜叶、毛发、小骨头),然后将其拉出,适合管道深处的残渣堵塞。
操作步骤:
取下水槽排水口的滤网,将疏通器的弹簧头(带倒钩的一端)缓慢插入管道,边插边顺时针旋转(旋转可让弹簧更顺畅进入,避免卡住);
当感觉到阻力时(说明碰到堵塞物),停止插入,继续顺时针旋转 10-15 圈(让弹簧头勾住堵塞物),然后缓慢向外拉出;
若拉出的弹簧头上带有油污、菜叶等,说明堵塞物已清除,用清水冲洗管道后,打开水龙头测试。
注意:插入时不可用力过猛,若阻力极大(感觉碰到硬物),需立即停止(可能是管道变形或大块异物,避免弹簧断裂卡在管道内)。
前期准备:明确堵塞信号与工具
在操作前,先确认堵塞基本情况,避免盲目处理:
判断堵塞程度:
轻度:水流缓慢,水槽下水需 5 分钟以上排净,无明显积水;
中度:水流停滞,水槽快速积水,打开水龙头后水位上升;
重度:水槽积水不下降,甚至反冒污水、有异味(可能堵塞延伸至主管道)。
准备工具 / 材料:
基础工具:橡胶搋子(皮搋子)、管道疏通器(手动弹簧式 / 电动式)、铁丝(自制弯钩,直径 3-5mm)、水桶、抹布、手套(防滑耐污);
化学试剂:管道疏通剂(选择中性或弱碱性,避免酸性试剂腐蚀金属管道,如草酸、盐酸需谨慎使用)、小苏打 + 白醋(家庭自制疏通剂,安全无腐蚀)。
重度堵塞:检查主管道 + 联系专业人员
若上述方法均无效,可能是主管道堵塞(如多层住户共用主管道,堵塞物在楼下管道接口),此时不建议自行处理,需按以下步骤排查并联系专业人员:
排查是否为主管道堵塞:
观察同户型邻居是否也出现厨房下水堵塞(若邻居也堵塞,大概率是主管道问题);
打开厨房水槽下方的主管道检查口(部分房屋有预留),若打开后有污水反冒,说明主管道堵塞。
联系专业疏通服务:
主管道堵塞需使用专业设备(如高压水车、管道内窥镜),自行处理易导致管道破裂或堵塞物推至更深处,建议联系物业或有资质的管道疏通公司(需确认其有主管道疏通资质,避免损坏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