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具(家庭 / 小型场景):
手电筒 + 细铁丝:观察井口内部是否有可见异物(如毛发、塑料袋),用铁丝勾探判断堵塞物软硬(软物多为毛发 / 油污,硬物多为石块 / 金属)。
小型管道内窥镜(百元级):插入管道查看内部情况,可直观看到堵塞位置、堵塞物类型(如管壁结垢、异物卡滞),避免盲目疏通。
排水测试法:向管道内倒入适量水,观察排水速度:
若瞬间排水变慢:多为管道口或近处堵塞(如毛发堵住管口);
若缓慢排水且持续积水:多为管道深处堆积(如油污、泥沙堵塞)。
关键总结:3 个核心判断逻辑
“用途对应” 逻辑:厨房 / 工业油污场景→优先考虑油脂堵塞;机械加工场景→优先考虑颗粒废料;雨水井→优先考虑落叶 / 泥沙。
“症状反推” 逻辑:遇热变顺畅→油污堵塞;多户同时堵塞→主管道问题;有刺激性气味→化学废料堵塞。
“排除法” 逻辑:先排查 “人为因素”(如是否倾倒异物、违规排污),再排查 “管道本身问题”(如变形、坡度),后排查 “环境因素”(如雨水冲刷、施工影响)。
在动手前,先通过 2 个简单测试判断堵塞轻重,避免小题大做或方法不当:
轻度堵塞:打开水龙头,水流缓慢排出但不积水;或倒入水后,1-2 分钟内可排净,仅伴随轻微 “咕噜” 声(多为管道内少量油污 / 食物残渣堆积)。
中度堵塞:水流明显积水,需 5 分钟以上才能排净;或倒入水后,水面下降缓慢,甚至有少量污水反味(多为油污结块 + 食物残渣混合堵塞)。
重度堵塞:水流完全无法排出,倒入少量水就溢出;或疏通工具(如皮搋子)下压时阻力极大,甚至感觉 “顶到硬物”(多为大块异物卡滞,如骨头、塑料袋)。
中度堵塞:用管道疏通器(针对管道深处食物残渣 / 毛发)
若轻度方法无效,说明堵塞物在管道深处(如 U 型弯下方、主管道接口),需用疏通器物理清除:
步骤 1:手动弹簧式疏通器操作(家庭常用)
取下水槽下方的管道存水弯(若为螺纹连接,用扳手逆时针拧开;若为卡扣连接,直接掰开),倒出存水弯内的积水和杂物(提前在下方放水桶接水,避免弄脏地面)。
检查存水弯内是否有明显堵塞物(如骨头、塑料袋),用镊子取出;若存水弯干净,说明堵塞在主管道。
将疏通器的弹簧头插入下水口(或存水弯连接的主管道接口),缓慢顺时针旋转手柄,同时向前推送弹簧(感觉有阻力时,说明碰到堵塞物,继续旋转并轻轻提拉,将堵塞物勾出)。
取出疏通器后,用热水冲洗管道,再装回存水弯,打开水龙头测试。
步骤 2:电动疏通器操作(堵塞较硬时使用,注意安全)
选择直径 10-15mm 的电动疏通器探头(适配厨房管道),接通电源前,将探头前端插入下水口 5-10cm。
打开电源,缓慢向前推送探头(保持匀速,避免探头卡顿导致管道损坏),当听到 “咯噔” 声或阻力减小,说明堵塞物被打碎,继续推送 10-15cm 后,关闭电源,缓慢拉出探头(带出残留堵塞物)。
用热水冲洗管道,测试疏通效果(电动疏通器需注意:避免探头接触人体,操作时戴绝缘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