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时间与频率:是 “突然堵塞”(如一次性倒入大量杂物),还是 “逐渐堵塞”(如半年内排水越来越慢,多为长期堆积);是 “首次堵塞”(多为偶然因素),还是 “频繁堵塞”(可能是管道设计问题,如坡度不足、管径过小)。
关键总结:3 个核心判断逻辑
“用途对应” 逻辑:厨房 / 工业油污场景→优先考虑油脂堵塞;机械加工场景→优先考虑颗粒废料;雨水井→优先考虑落叶 / 泥沙。
“症状反推” 逻辑:遇热变顺畅→油污堵塞;多户同时堵塞→主管道问题;有刺激性气味→化学废料堵塞。
“排除法” 逻辑:先排查 “人为因素”(如是否倾倒异物、违规排污),再排查 “管道本身问题”(如变形、坡度),后排查 “环境因素”(如雨水冲刷、施工影响)。
前期准备:明确堵塞信号与工具
在操作前,先确认堵塞基本情况,避免盲目处理:
判断堵塞程度:
轻度:水流缓慢,水槽下水需 5 分钟以上排净,无明显积水;
中度:水流停滞,水槽快速积水,打开水龙头后水位上升;
重度:水槽积水不下降,甚至反冒污水、有异味(可能堵塞延伸至主管道)。
准备工具 / 材料:
基础工具:橡胶搋子(皮搋子)、管道疏通器(手动弹簧式 / 电动式)、铁丝(自制弯钩,直径 3-5mm)、水桶、抹布、手套(防滑耐污);
化学试剂:管道疏通剂(选择中性或弱碱性,避免酸性试剂腐蚀金属管道,如草酸、盐酸需谨慎使用)、小苏打 + 白醋(家庭自制疏通剂,安全无腐蚀)。
轻度堵塞:优先用 “物理 + 自制试剂” 疏通(适用于油污 / 食物残渣堵塞)
步骤 1:清理水槽表面,避免二次堵塞
先倒掉水槽内积水(用水桶舀出,避免溢出),清除水槽口残留的食物残渣、菜叶、果皮等,防止操作时掉入管道加深堵塞。
若水槽有滤网,取下滤网冲洗干净,检查滤网下方接口是否有杂物堆积,用筷子或铁丝挑出。
步骤 2:用橡胶搋子初步疏通(针对水槽 U 型弯堵塞)
向水槽内倒入少量水(水位没过搋子橡胶头即可),确保搋子与水槽下水口密封(若水槽有溢水口,用抹布堵住溢水口,防止漏气)。
双手握住搋子手柄,垂直向下按压后快速向上提拉,重复 5-8 次(利用气压冲击管道内堵塞物),然后打开水龙头观察水流是否通畅。
若一次无效,可调整搋子角度(确保密封),增加按压力度,再试 2-3 次。
步骤 3:小苏打 + 白醋化学反应疏通(溶解油污)
若搋子无效,将100g 小苏打(约半杯)缓慢倒入下水口,再沿管道壁倒入200ml 白醋(约 1 杯),此时会产生大量气泡(化学反应溶解油污),立即用橡胶塞或抹布堵住下水口,让气泡在管道内停留 15-20 分钟。
时间到后,烧一壶滚烫的热水(注意:若管道为 PVC 材质,需等水温降至 60-70℃,避免高温融化管道),缓慢沿下水口倒入(分 2-3 次,每次间隔 30 秒,让热水持续冲击溶解的油污),后打开水龙头测试疏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