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是下水道堵塞的高发区,主要因油污凝固、食物残渣堆积导致。
减少油污直接排入
炒菜后的剩油、汤渣需先倒入垃圾袋或专用油壶,冷却后密封丢弃,避免直接倒入下水道(油脂遇冷会凝固在管道内壁,逐渐吸附杂质形成堵塞)。
洗碗时先用纸巾擦去餐具上的大量油污,再用热水冲洗,减少油污进入管道。
过滤食物残渣
在水槽排水口安装带滤网的漏斗或过滤网,拦截菜叶、饭粒、骨头等固体残渣,每次使用后及时清理滤网。
避免将坚硬食物(如骨头、贝壳)、粘性食物(如糯米、年糕)、纤维类食物(如芹菜、玉米皮)直接倒入水槽,这类物质易缠绕或卡在管道内。
定期维护管道
每周用热水冲洗下水道 1-2 次,利用高温融化附着的轻度油污;若油污较多,可在热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或洗洁精,增强去污效果。
每月用 “苏打 + 白醋” 疏通一次:先倒半杯小苏打,再倒半杯白醋,反应产生的气体可松动管道内壁污垢,15 分钟后用热水冲洗。
通用预防原则
避免 “侥幸心理” 排放
任何非水溶性、体积较大或易缠绕的物品(如塑料袋、电线、小玩具)都不应倒入下水道,即使看似 “能冲走”,也可能在管道弯道或狭窄处堆积。
关注管道安装合理性
新房装修时,确保下水道管道坡度合理(一般坡度为 2%-5%),避免因排水不畅导致积水和堵塞;弯道处尽量采用大弧度弯头,减少杂物滞留风险。
定期检查管道是否有松动、漏水情况,漏水会导致管道周边积水、污垢堆积,间接引发堵塞。
长期不用的管道保养
出差或长期不使用的房屋,需将下水道口密封(如用塑料袋包裹),防止异味和小昆虫进入,同时避免灰尘堆积;再次使用前,用热水冲洗管道。
先判断堵塞位置和异物类型
观察排水状态
若排水缓慢但未完全堵塞,多为毛发、污垢堆积;若完全不排水,可能是较大异物(如瓶盖、梳子、湿巾)卡在管道弯道或狭窄处。
马桶堵塞时,冲水后水位上升、无法下降,可能是硬物或过量卫生纸堵塞。
排查异物来源
淋浴区 / 浴缸:常见异物为头发、脱落的角质、小饰品(如发夹)。
洗手池:可能是化妆品瓶盖、棉签、牙膏皮、头发。
马桶:多为湿巾、卫生巾、玩具零件、过量卫生纸等。
何时需要联系专业人员?
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直接找专业疏通师傅(避免自行操作扩大问题):
硬物为尖锐物品(如玻璃、刀片),担心勾取时划伤管道或自己;
拆卸管道后发现硬物卡在主管道深处(非家庭独立管道段);
操作后管道接口漏水,或管道出现裂缝、变形;
马桶堵塞后,内窥镜观察到硬物形状不规则(如长条形塑料),难以勾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