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粪池的清掏周期与粪便污水温度、气温、建筑物性质及排水水质、水量有关。设计清掏周 期过短,则化粪池粪液浓度过高,与实际清掏周期差距过大,影响正常发酵和污水处理效果,甚至造成粪液漫溢,影响环境卫生。设计清掏周期过长,则化粪池容积过大,增加造价。《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以下简称《规范》)要求清掏周期为3~12个月,实际设计中多取3~9个月,而酸性发酵阶段的酸性发酵期为3个月,酸性减退期为5个月左右。实践证明:清掏周期的取定,应兼顾污水处理效果、建设造价、管理三个方面因素清掏周期一般不宜少于12 个月。上元门水厂宿舍区平房群共用化粪池,使用人数200人,生活污水标准每人30L/d,污泥量每人0.4L/d,进入化粪池新鲜污泥含水率取95%,发酵后污泥含水率取90%,设计清掏周期选取12个月,经计算化粪池容积为21m3。管道疏通是一集管道疏通、高压清洗、管道维修、管道改装、工程打孔、专业防水工程及油烟机清洗为一体的服务。已成为面向全市服务的专业性,拥有技术人员多,经过严格的培训、并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高度的责任感.
作业程序
1.用铁钩打开化粪池的盖板,再用长竹杆(8m)搅散化粪池内杂物结块层。
2.把吸粪车开到工作现场,套好吸粪胶管(5m长,备3条)放入化粪池内。
3.启动吸粪车的开关,吸出粪便直至化粪池内的化粪结块物吸完为止,防止弄脏工作现场和过往行人的衣物。
4.盖好化粪池井盖,用清水冲洗工作现场和所有工具。
5.每年清理一次,一级池清运90%,二级池清运75%,三级池硬的表面全部清运。
6.化粪池清理后,目视井内无积物浮于上面,出入口畅通,保持污水不溢出地面。
7.在化粪池井盖打开后10~15min,人不站在池边,禁止在池边点火或吸烟,以防沼气着火烧伤人。
8.人勿下池工作,防止人员中毒或陷入水中。
9.化粪池井盖打开后工作员不能离开现场,清洁完毕后,随手盖好井盖,以防行人掉入井内发生意外。
约有70%的化粪池没有定期清洁!据不完全统计,环境卫生专家从卫生部门获悉警告。如果化粪池没有得到临时清洁,将导致残渣压实,化粪池将变得无用,粪便也将无法有效,无害地处理,并将直接排入市政渠道。另外,如果化粪池的密封水平很高,如果沼气溢出,甚至可能导致沼气爆炸。只有在水箱已满并被堵塞时,才与绝大多数社会化粪池进行接触以进行清理。根据每个地区的环境卫生部门的统计,只有大型酒店和管理良好的社区等社会化粪池中只有20-30%。可以定期清洁办公大楼中的化粪池,另外70%至80%的社会化粪池暂时不清洁。据负责化粪池清理的有关单位负责人介绍。甚至有些建筑物都没有超过十年被清理过一次。化粪池主要是保守的三级化粪池,暂时缺乏对化粪池的清理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据悉。它的功能是沉淀和截留粪便,通常需要30天进行厌氧发酵,以减少粪便的体积并降低污水的浓度,然后污水才进入生活污水排放管网。然而,当化粪池的底部由于粪便的沉淀而变硬时,导致粪便水发酵的空间和时间不足,直接影响无害化处理的效果。当炉渣压实达到一定高度时,粪便相当于无需任何处理就直接从化粪池中排出。这时,化粪池的名字已经死了,被简化为“通过的化粪池”而没有任何化粪池的影响。此外,如果化粪池的密封水平很高,如果沼气溢出,则可能导致沼气爆炸。环境卫生专家指出,化粪池是无用的,会增加污水处理厂的压力
化粪池管理模式成熟的化粪池管理模式必须规范高效,以规章制度制约管理,以效率简化促进管理,以满足群众对环境事业日益增长的要求。
化粪池的发展趋势清理化粪池近年来,化粪池的数量逐渐减少,三格化粪池的比例日益增加。同时,化粪池接入城市污水管网逐年增多,有利于节约处理成本和统一发展。环卫部门的接待率也在逐年提高,基本都是新建住宅楼的化粪池,也有旧住宅楼遗留下来的化粪池。在接待上,改变了过去设施服务分开接待,全部同时接待的局面,便于统一管理。
化粪池接收管理应规范化,并强化环卫部门的职责。在居民区、老城区开发建设和单位自建的环卫设施,必须有市容环卫部门参加,进行联合审查和竣工验收,确保化粪池建设质量。在实际操作中,环卫部门的一步是接收化粪池,而没有深入到设计、联合审查和竣工验收,必然导致化粪池质量控制不严,影响正常使用。
环卫部门可以在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制定可操作的实施细则,指导环卫部门实施早期监管;(2)制定对产权单位的处罚措施。政府允许环卫部门参与环卫设施的联合审查和验收。但缺乏环卫部门参与联合审查和竣工验收的强制性规定。因此,除了赋予环卫部门一定的权力外,还需要对产权单位制定惩罚性规定,使环卫部门真正履行监督指导职责。
化粪池清理改造部分不合格化粪池确保化粪池正常使用老住宅楼化粪池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规范建设,给接受服务造成诸多不便。因此,在旧住宅楼接收化粪池之前,环卫部门必须根据化粪池的不同情况进行改造,改造可以由产权单位自行进行,也可以由环卫部门进行补偿。产权单位自行改造的,必须由有资质的环卫部门办理移交手续。
化粪池改造因周围环境不具备可塑性,难以满足建设部标准CJJ27-89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的要求。但在可行的情况下,要尽可能接近标准,保证设施完好,管道畅通,出水经过初步处理有出路。